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e San Marco - 集合了拜占庭Byzantium、羅馬Roma、歌德Gothic、文藝復興Renaissance及回教藝術Islamic Arts的綜合體。
▲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- 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曾稱讚其為歐洲最美的客廳。聖馬可廣場長約170公尺,東邊寬約80公尺,西側寬約55公尺,聖馬可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。在威尼斯,聖馬可廣場是唯一被稱為「Piazza」的廣場,其他的廣場無論大小皆被稱為「Campi」。
▲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- 馬可是聖經中《馬可福音ΚΑΤΑ ΜΑΡΚΟΝ》的作者,威尼斯人將他奉為守護神。相傳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Rustego和Bon從埃及.亞歷山大Alexander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到威尼斯,並在同一年為馬可興建教堂,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,大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,大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「聖馬可廣場」。
▲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在歷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、宗教和節慶中心,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機構的所在地,19世紀以來是大主教的駐地,它同時也是許多威尼斯節慶選擇的舉辦地,聖馬可廣場是歷史上有名的十字軍東征之出發地。聖馬可廣場也是威尼斯地勢最低的地方,所以每當漲潮或大雨,首先被淹的就是這裡。
▲照片中右邊那位漂亮的姑娘是來自羅馬尼亞,她和其男友到義大利自助旅行,出國除了可以大開眼界之外,亦可以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還不錯!
▲當地鴿子完全不怕陌生,我只是撿起地上的麵包屑,鴿子馬上跳到我的手上啄食,回家查資料才知道,威尼斯政府規定:廣場上的鴿子是不能餵食的喔!
▲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e San Marco中間大門的尖塔頂部有一尊手持《馬可福音》的聖馬可塑像,正下方是金色的聖馬可飛獅Leone di San Marco。教堂上方的青銅駟馬,是十字軍東征Crusades時,威尼斯部隊從拜占庭帝國The Byzantine Empire首都伊斯坦堡İstanbul搶奪過來的戰利品,於1797年,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將其帶到巴黎擺放,直到法蘭西帝國Empire Français解體,才又回到威尼斯。後來因為空氣污染的問題,真品被移至聖馬可聖殿裡頭保存,外面這四隻都是複製品。
▲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e San Marco拱門上面的鑲嵌畫:「兩位威尼斯商人Rustego和Bon,於西元828年在埃及發現了聖馬可的遺骨,用大量的豬肉覆蓋遺骨,將其偷出準備運回威尼斯」
▲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e San Marco拱門上面的鑲嵌畫:「聖馬可遺體經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運回威尼斯,回到威尼斯後,主教、居民出來迎接」
▲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e San Marco拱門上面的鑲嵌畫:「在這個地方興建聖馬可教堂以供奉聖馬可遺體」
▲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e San Marco中央大門裝飾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
▲聖馬可大教堂融合東西方建築特色,外觀五座圓頂仿自土耳其Türkiye Cumhuriyeti伊斯坦堡İstanbul的聖蘇菲亞大教堂St. Sophia;正面的華麗裝飾源自拜占庭Byzantium風格;整座教堂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,巨大圓頂和鑲嵌畫是它的特點。
▲聖馬可大教堂正面有五座羅馬式的圓形拱門,兩旁為華麗大理石柱,頂部立有哥德式尖塔Gothic spire。中間大門的尖塔頂部安有一尊手持《馬可福音ΚΑΤΑ ΜΑΡΚΟΝ》的聖馬可塑像,聖馬可廣場格外受到遊客、攝影師和鴿子的青睞。
▲聖馬可時鐘塔St. Mark's Clock Tower (Torre dell'Orologio)建於1496年,根據義大利建築師Mauro Coducci的設計建造,呈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,鐘面用大量的飾金與藍色的琺瑯製成。
鐘塔共有五層,最塔頂的露台上有兩個青銅鑄成的摩爾人Moors,穿著羊皮,整點時就會拿著槌子敲鐘 。第二層是踩著馬可福音Gospel according to Mark的飛獅。第三層是個聖母抱聖子的雕像,雕像左邊是以羅馬數字顯示「小時」,雕像右邊是阿拉伯數字顯示「分鐘」的數字鐘。第四層是飾上金色與藍色琺瑯的鐘面由數個同心圓錶盤組成,最外圍標示著1~24的羅馬數字,第二錶盤則有12個星座,最中心的金球表示「地球」,左邊是「太陽」與地球下方的「月亮」的星辰指針。
▲河邊有兩根花崗岩圓柱,這兩根石柱是從君士坦丁堡掠奪來的戰利品,右邊圓柱上雕刻的是拜占庭時期威尼斯的守護神-聖狄奧多St. Theodore,腳踩著一條戰敗的龍,左邊圓柱上雕刻著威尼斯另一位守護神聖馬可的飛獅Leone di San Marco,這兩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門,18世紀時圓柱之間成為執行死刑的地方,至今迷信的威尼斯人仍忌諱行走在這兩根圓柱之間。
▲威尼斯嘉年華會Carnevale Di Venezia -每年都在大齋首日(又稱為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)前2個禮拜開始,並在懺悔節Shrove Tuesday結束,2014年是在2 月22 日至3 月4 日舉行。
▲威尼斯嘉年華會Carnevale Di Venezia的起源,據說是為了慶祝西元1162年時威尼斯國戰勝Ulrico的重要戰役,該年,威尼斯竉罩在無比歡樂的氣氛中,盛大輝煌的威尼斯嘉年華會期間,聖馬可廣場人行道、街道及運河上到處充滿戴面具慶賀的人,時時上演著中古世紀的華麗排場。附近店家更是細心準備面具、華麗服裝提供遊客隨時換裝參與盛會。
▲威尼斯嘉年華會期間人們所穿戴的傳統面具,在嘉年華的最後一天,威尼斯將於大運河的出海口釋放煙火,璀璨的煙火為整個為期12天的嘉年華劃上了個迷人的句點。在為期12天的嘉年華中,重點不是狂歡喝彩、載歌載舞,而是一副副那精巧且細緻的面具。
佛羅倫斯Firenze(又名翡冷翠)
下午專車前往文藝復興的發源地~佛羅倫斯,此地亦是義大利重要皮革出產地。
翡冷翠的美名由來是徐志摩前往度假時,因飽覽當地的湖山之勝,因而觸發內心美的悸動,便將義大利文的Firenze翻譯成翡冷翠接近義大利文。
晚餐:晚上特別安排於當地餐廳享用托斯卡尼Toscana烤雞風味餐,並酌以葡萄酒。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飯前蔬菜湯&葡萄酒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義大利麵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主餐 - 雞腿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– 披薩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飯後水果
今日壽星晚餐快結束時,餐廳老闆娘及女服務生推出生日蛋糕及香檳酒,原來同團團員有人生日,整團的人感到意外,連壽星都好驚喜,大家笑得合不攏嘴,每個人既興奮又開心.整晚笑哈哈!旅行社及餐廳老闆娘真的“就甘心ㄝ”,讓大家都留下美好的回憶。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生日蛋糕與香檳酒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壽星與老闆娘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壽星與老闆娘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- 壽星、老闆娘&女服務生
▲佛羅倫斯.托斯卡尼雞肉風味餐 – 生日蛋糕
今晚的飯店是四星級的佛羅倫斯 TOGETHER INN飯店,地址:Via De Gasperi, 6, 50012 Bagno A Ripoli 佛羅倫斯,義大利
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:
法瑞義之旅 day 1~2 巴黎・瑪德蓮大教堂~凱旋門~拿破崙纪念柱~艾菲爾鐵塔~TGV子彈列車
法瑞義之旅 day 1~2法國・史特拉斯堡~小法國區~聖母院大教堂
法瑞義之旅 day 6 佛羅倫斯~聖母百花大教堂~聖若望洗禮堂~喬托鐘樓